天钡推出双雷电5接口EG02显卡扩展坞

大路哥日常是玩主机或者DIY的,理论上不会有显卡坞的需求,所以实际只是有关注,但不测试。

不过前段时间测试极空间的Z425,已经有冲动打算搞一个了,但是要说入手显卡坞,实际里面水还是很深的。从雷电3到雷电4的扩展坞起手,后面又陆续推出了OCuLink接口的显卡坞,究其优势在于OCuLink接口是和PCIe直连的,通俗来讲就是损耗更低,因为从雷电开始显卡坞的损耗其实不低的。

除了OCuLink有直连的优势外,雷电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强制把一部分带宽用于视频输出,也就意味着实际的传输速度由满血的所谓40Gbps砍到了大概28Gbps,这个带宽基本就是PCIe 3.0 x4的速度,所以某些网友会认为雷电的扩展坞就是PCIe 3.0 x4,比如这位:

准确来说我觉得【等效于PCIe 3.0 x4】更为稳妥。

反正种种原因就是走雷电口,显卡坞的效果不如OCuLink。但是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支持OCuLink,所以这玩意其实一直都比较尴尬,好在有一些厂商推出双接口的显卡坞,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下需求,也可以满足未来切换侧重点的使用,那么这种设计显然更OK,更值得加钱买单,比如天钡的AG02显卡扩展坞就是这样设计的,并且有个优势是自带了800瓦电源,可以说满足了几乎所有显卡的使用。

可以看到一侧包含2个接口,OCuLink和USB4(等效于雷电4)

理论上这款大路就直接入手了,但是它有个毛病,这个毛病还很大:

这货另一侧暗搓搓的只有3个8Pin供电输出,意味着类似于RTX4090D或RTX5090D就没法使用。因为这种旗舰卡需要4个8pin供电接口来转16pin新接口。因为我们一般是把这个单8pin定义为150瓦一路,类似于一些接近600瓦输出的显卡,它就需要默认4路来支持,3路显然不一定能成功,讲真我都懒得申请试用测试。

虽然上面这货性价比很高,但是我不买,不满足需求,大家知道大路哥今年为了各种测试入手了RTX5090D v2,性能上基本等效于RTX5090D,只是显存为24GB,除了天钡以外,国内还有一家小众厂商有显卡坞。

铭凡DEG1和天钡基本都属于性价比产品,而且都是采用合金外壳,UI设计基本在线。不同的是铭凡DEG1采用的是外置电源方案(天钡也有类似的),外置电源基本就不用考虑上述3个8pin的问题了。可以直接使用原生的16pin供电,如果没有也可以采用4个8pin转接(显卡都会送一根,只要你用得上)。

但是铭凡DEG1只有OCuLink解决方案。

所以我觉得可以等一等雷电5方案,因为雷电5拥有80Gbps传输,所以即便强制预留了DP输出的带宽,这个带宽理论也是足够的,损耗相比OCuLink就没有缺陷和劣势了。而刚好我也确实有雷电5的设备和接口,那么我就可以利用这个来测试雷电5和雷电4的差异,甚至我也可以再买个联想带OCuLink接口的笔记本一起做横向对比,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。

而天钡EG02显卡扩展坞就是这样的产品:

不过价格方面比我想象的略高,因为雷电5的成本没这么高,关键是这款的价格不带电源,所以我觉得它卖八九百我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友商如下面这款我是直接不看的:

但是你还别挑三拣四,上面的天钡EG02它刚出来就没货了,想买还没有。

而且新款EG02还做了不少升级,比如OCuLink接口支持联想的热插拔了(以前是不支持的),而且这款是双雷电5,基本意味着它也能支持菊花链。因为天钡自己也做迷你主机,所以新款还做了联动支架:

可以选择安装搭配上述这款机型,还是比较有意思的。不过我打算再等等,我觉得前面的铭凡应该也会很快跟进推出自己的雷电5显卡坞,到时候看是否也差不多吧。结合这样两者之间的价格还可以打下来,我不强求自己要做首发测评,我走实用路线。等OK了我再去入手一个极空间Z425顺带做升级和测试(讲真那个AI空间是真爽(仅限Z425和T6可用),所以到时候我就可以顺带测试下外接独显RTX5090D v2的能力了。不过我觉得虽然Z425是雷电4,但是就AI推理来看是不会有啥损耗的,因为需求没那么大。

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个地方就没法做基准测试了,好在咱们可以用ollama之类的本地跑对比。

不过写到这里,刷新发现已经可以预定了,但是需要交定金(定金是不退的,订金是可以退的):

能用我当然想先尝试咯,哈哈,如果有兴趣也可以一起预定:

点击图片进入京东自营商详页订购

到时候的测评预计要11月15日左右了,选择极空间Z425可以参考我的测评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