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,我就以实例来说明这一切。其实众所周知双十一这个早就成了噱头,比如提前涨价、活动再降价,一看价格没变嘛,比如我前段时间上的显卡:

可以看到目前10月21日查询到手价为16599元,所谓活动是“每满1999减200”,这个减法是在提价到17199元来计算的,而且这个计算方式明显不对,如果每满1999减200,应该减1600才对,也就是15599元,但是这里只减了600元。如果你再看我9月首发就入手的最终到手价格16499元(用信用卡3期免息少5元,所以是16494元),你会发现首发才是真便宜,目前实际最终到手的价格是涨了100元。
所以双十一有优惠么?无非你真的进入双十一的时间段,它可能再少100元,达到了我首发购买的原价16499元。但是如果支持“价保双十一”那么实际你现在也可以入手,等双十一真的16499的时候再保价,会退100元,所以没有必要去等,去挤双十一所谓的“爆仓时间”。
从这一点来看,对于热门的数码产品、笔记本或者PC、3C之类的双十一没有太多的意义,尤其是本来价格就波动厉害的固态、内存!!!
对于一直上涨的内存、固态,一定是先上车的赢,早买早享受,晚买还得加钱!!!
文章目录
那么抛开双十一不谈,国补呢?
在上图中就包含一个国补的笔记本——天选Air 2025款,国补到手7561.21元,有零有整,那么这个价格能拿到吗?
先说结论,我觉得很悬,没有太大的意义!
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流程走一遍(这时候大家就省时间了),如下:

我们可以发现下单前的页面是国补价,但是真付款了又切回原价了(好像有点尴尬啊),那么一定是操作方式不对!!我们回到图3去领取国补,在图4中可以看到成都是满足领取国补资格的,看起来很有希望哦,那么我们就点击去“领国补”,这里走的是云闪付,下面还有流程图,实际情况呢?细看如下:

我们回到彩色的实际流程图,可以看到包含笔记本、PC的是第一个“国补”渠道,点击进入授权,包含两个授权“同意”,需要拖到协议最下方。然后授权通过后进入最后一个图,可以看到两个“活动时间”,这是缺一不可的,第一是截至时间年底,第二是领取时间,仅限周五上午10点。
简单来说,原来是每天早上8点或者9点开始,进去就没了,现在不让你每天去努力了,集中到周五去努力,你觉得你有几成把握???
你有个毛线的把握,距离双十一结束你还有几次机会?洗洗睡吧?
但是这样并没有解决问题啊!!!
所以呢,我们不如选择一些即便没有国补也值得入手的机型,岂不是更好?也就说老子不管了,老子只买值得买的,原价都要上的。
毕竟退一步讲,对于一线品牌的机型,本身价格就不会特别离谱,搞什么“骗补”,价格本身也是透明的,相对于老款价格肯定基本是一致的。千万不要去对比国补后的价格,因为这样没有意义,抢不到的东西你去对比不是给自己添堵吗?所以大路哥自己就很讨厌国补,一方面是给了一个没有希望的希望,一方面是浪费低价时间,还有一方面是导致大家的消费欲望都给搞没了。因为我们当下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毛病,这个病就是把钱花出去,它就好了。
如果花不出去,难受啊,想哭啊,TMD你们说有没有这种毛病?不管你们有没有,我是有的。所以我很早就看清了现实,有需要就直接买,管TM的有没有国补,刚需买绝不是智商税,绝对不是浪费钱,都是有价值的。

比如大路前段时间上了两个镜头,而且大路之前也给你们说了一个方法——看到的价格并不是真的价格,直接去问客服啊,问客服不会少一条腿,不会被人报警打死的,问了一定就有收货,哪怕没有收货也没耽误几个时间,比如:

虽然你看到的是“没有券”,但是大数据的京东是懂的,在我问了以后主动送了我一个“减10元”的券(笑),然后再折合银行卡、白条等又少了一些,所以你看到我入手的价格数字都比较奇怪——有零有整。而且好消息是,我买了这种“手动对焦”的镜头以后发现我实际上不会拍照,有了手动对焦以后我看了几个视频,才正式的把这个手动对焦的第三方镜头用起来,哎哟,你别说还真有意思,比如拍了几张:

可以看到这种短焦的,只能使用半画幅,所以部分就虚化了,但是比如拍键盘区域也是别有一番风味:

可以更好的把天选Air的键帽空隙体现出来,深度体现出来,之前大路给大家讲过,这种长键程设计+深键帽+键帽间隙大是很好的设计。一方面击打的手感比较好,一方面间隙大利于键区的温度更低、体验就更好。至于你说它间隙更大不是更容易进入烟灰、饼干碎屑吗?这个只能说明你过于邋遢并不能代表什么。因为正常的思路是间隙大更容易用吸尘器吸出里面的脏东西,软毛牙刷也更好刷出里面的脏东西,反而更易于发现和易于打理键盘区域的卫生。
原价值得入手的推荐一款
我们今天要推荐的其实就上面拍的天选Air 2025款,它本身就是一台原价都值得入手的机型之一,这个不仅仅是我个人认可的,也有网友认可:

这是我测评下面的留言,因为那篇测评不知道为什么,我刚好就没分享CS2的数据,太久了我也忘记了,可能就是忘记分享了,所以补充了下:

然后前面还有个老铁直接就梭哈上车了:

需求梳理
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上面两位老铁的需求,为什么会选择天选Air?天选Air其实有2个版本是比较接近的:
- 一个是去年发布的天选Air 2024款,锐龙AI 9 HX370处理器;
- 一个是今年发布的天选Air 2025款,锐龙7 H260和锐龙AI 7 H350两个处理器可选。
小小蜡笔克这位老铁的需求是“但是说实话air2025的轻便和颜值真的非常吸引我”,这款测评是白色的,实际它还有黑色的版本,去年我测评的HX 370的就是黑色主题的,其实也十分好看,颜值也非常能打:

黑色的更显得商务范一点,而白色主题的显得年轻态一点,其实天选Air虽然在国内叫天选,由于键盘和天选游戏本系列没了4个异色键帽,二次元(魔幻青的成分其实就被拔掉了,所以我觉得天选Air更是老少皆宜(国外属于TUF电竞特工系列,其实模具都一样)。当然天选Air最大的特点是轻便。
而临尘若木老铁看重的是轻便之下性能表现还很不错,尤其是续航这些都十分能打。
所以今天大路哥就花一天的时间来写这篇测评解读,啥都不干,就好好的跟大家分享这款——原价也值得入手的天选Air的性能向。因为颜值、轻便大家都看到了,续航实际前面也给大家解读了,原来测评在这里:
SKU差异和续航
大路这里先把一些前面没有解读,或者说一些重点应该重点提及的补充了,方便大家定位和选择。另外为了给大家做这次补充的测评,我又找华硕这边借了这台配置为H350的机器一个多月,就是为了写这篇测评,因为它真的是值得哪怕原价入手!!!
前面说了2025款包含了两颗处理器可选:
- 锐龙AI 7 H350默认TDP为28瓦,实际天选Air更高一些,基础时钟频率仅2.0GHz,差异是续航会表现更好。
- 锐龙7 H 260默认TDP加到了45瓦,基础时钟频率高达3.8GHz起步,理论续航就不可能更好了。
- 锐龙 AI 9 HX370同样默认TDP为28瓦,不过这里不做考虑了,因为它只有至高RTX4060可选。

官方对比参考:
简单来看不论是去年的HX370还是今年的H350都是属于锐龙AI 300系列,而H260属于锐龙200系列,共同点是都分了大小核,且和新的Intel不同在于小核心也支持超线程,随意对应的12核24线程和8核16线程,上述几款的上限TDP都是54瓦,所以本质上限一致,更多的区别是H260的核心显卡是上上代680M的升级版,整体来说890M和860M表现会更好,当然这个不是重点,重点是他们都有独立显卡支持,核显主要是离电续航的场景表现更好。细节上来讲,H350由于功耗调度阈值更宽泛,属于更加灵敏级,性能是随叫随到,但是可以做到更低功耗输出和待机,所以续航自然更好,实测也是如此。粗看华硕和Windows搭配的电源模式如下:

每小时的离电续航做功都是使用9%的电池容量,但是差异在于细节的不同,如下参考放大对比:

注意上述的Office性能分数的对比,【平衡模式】表现是最好的,也就说华硕默认的离电【安静模式】下选择【平衡模式】能效调度最好。
但是抛开这个不谈,10小时后还剩余10%电量,这个续航表现是非常OK的,虽然不及Intel最新的酷睿Ultra 200V的变态续航,但是能做到10小时的办公续航是值得肯定的,也是绝对够用的。上述的测试是基于UL公司的Procyon基准测试的1小时办公续航测试,因为这个测试基准是收费的,很多网友是用不上这个东西,也没有试用的版本,这里大路哥就简单解读下:
一般测试续航有三种方式:
- PCMARK 10办公续航测试,讲实话比较水,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离电办公场景,所以大路哥已经不用这个了;
- UL公司Procyon包含两种,1个全时段1个1小时基准,实测场景更符合当下离电续航测试,我主要用这个;
- 第三方测评博主自己搞的脚本测试,又不开源、又不分享,没有主流的对比因素,一般仅作参考。
通俗来讲,如果基于PCMARK 10的基准来测试,续航表现的时间会更长,但是这个测试很水,所以我不用了,建议大家也不用再做参考。
Tips:至于为什么实测PCMARK 10的续航表现更长,无非就是限制待机的时间比较离谱,自然调度灵敏的可以变态长,其次是UL对于屏幕亮度有强制要求200尼特。不过我之前也是用UL来测试灵耀14 Air配备的酷睿Ultra 200V处理器,所以是可以和上面的天选Air 2025款的H350做对比的。
另外UL的1小时基准测试会先做校准,校准什么呢?先消耗1%电量(如果续航比较猛的话这个待机校准要1小时才消耗1%电量),消耗达成以后再做续航测试,实测天选Air 2025款H350的1小时走势图如下:

从上述可以看到1小时中UL的重度负载至少有5次,实际待机闲时频率可以更低,峰值不过3.4GHz,但是Office办公性能可以做到15万6。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我们可以简单直接的基于强制性能模式(Windows为平衡)下并激活独显跑一次续航测试就明白了,如下(这是专门做的额外测试):

可以看到独显直连下的【性能模式】,同样的是Windows【平衡电源】1小时办公续航消耗31%的电量,多了足足22%,但是带来的Office办公性能仅为20万4,仅仅提升了30.77%,显然这种模式下的离电办公意义不大,结合【性能模式】下的离电续航走势图,可以看到独显虽然介入不多(峰值15瓦),但是整机的功耗开销还是更大(最高60.8瓦),主频峰值为4.06GHz,所以整个离电办公续航测试没法获得更好的效果:

而之前【安静模式+Windows平衡模式】下的Office办公性能15万4的性能分已经足够(满血的76.47%),更能轻易达成10小时离电续航。
简而言之H350的续航绝对是够用的,也是十分理想的,H260版本次之——这是先天决定的。但是这两的差异不仅仅是续航哦,还有一个重点——固态硬盘。AMD的锐龙AI 300系列有个弊端,背板带宽要小一点,所以第二个M.2固态插槽是基于PCIe 4.0 x2设计的,也就说只能达到PCIe 3.0 x4的水平,即便你插入了一根7000MB/s读取深度的固态,也只能作为3500MB/s读取,好在这个速度也不算太低,所以大家基本也能接受,但是确实有区别,所以告知大家。
关于SKU的差异和续航的表现,就解读到这里。
Tips:恭喜你目前已经阅读了约4100字,获得大路哥粉丝成就,欢迎关注大路哥的公众号【野生实验室】。
为什么天选Air2025可以无脑入?
价格前面已经解读了,这里就没必要继续讨论了,而更多的原因是天选Air 2025搭载了能效比更高的50系列显卡,显卡的TDP可以更低,且CUDA数量更多,相比40系列显卡有更强性能、更低功耗输出的先天优势,这些对于设计本、轻薄独显本来说就是如虎添翼。
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数据说话,并且纳入天选Air做对比:

如上我们基于RTX4060线上公开的3DMARK平均数据作为100%基准,以此来对比。可以看到2024款的天选Air是和公开数据基本持平的,如果相较于满血的游戏本天选5 Pro来看(搭配的i9-14900HX),出入其实也不大,也就5%左右的差距。如果我们把2025款的天选Air的RTX5060与之做比较,可以看到不论是压力较低的Time Spy还是压力较高(含光追测试)的Speed Way,非满血的RTX5060都强于满血的RTX4060。而且压力较低的Time Spy是十分贴近RTX4070显卡的水平的,而压力较高的Speed Way不过差异5%多一点,粗暴的理解就是天选Air 2025款约等于上代RTX4070游戏本水平,震不震撼?
就这一点来说,还要什么自行车?即便和天选5 Pro的RTX4070相比,差异也不大,关键是一个2.2公斤+,一个不到1.5公斤哦。而且退一步讲,天选Air 2025的价格肯定低于ROG幻Air、低于ROG 幻X 2025的,而且外形、颜值十分能打,即可年轻态又可商务风(黑色主题)。
其实从这里粗暴来看,对比就可以结束了,本篇也可以结束了,没有更多对比的必要了。但是既然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更细致的对比,那么我们就结合一些能比较的基准数据细细的再深入对比。至于这里的【能比骄】是因为同样的基准测试,因为时间关系部分版本不同,测试的细节是有一定差异和出入的,所以就不纳入对比,只对比数据合理的差异。
生产力对比
生产力对比是必须的,包含了Office、Ps、Pr、Ae等方面的对比,但是需要注意以下的对比主要基于更安静的【性能模式】。
C4D基准
如下可以看到单核的差异不大,不同搭配的CPU多核差异是有的:

但是基于2024款的天选Air和同CPU的天选5 Pro来看,多核的差异其实也不大。但是整体来看即便包含了幻X 2025(64G统一内存版本,其中32G分配给集显),我们今天的主角天选Air 2025款是多核跑分最低的,那么实际主流生产力的表现如何呢?
Office办公
首先我们参考UL基准下的Office办公对比:

可以看到今天的主角总分排名第三,但是这里简单解读下,首先Office的主要投入是CPU,CPU多核越强跑分显然更高,但是上述的对比发现了问题,为什么两个HX 370表现反而不尽人意呢?首先这两都是去年首发跑的数据,当时这个CPU显然Windows还没有做完善的优化和适配,所以反而跑分更低,而历时一年后H 350的表现就回归正常了,所以上述的HX 370数据仅作参考,不计入实际对比。
照片处理
接下来是照片处理的基准对比,参考如下,这里多了RTX4070移动版的加入:

这个对比其实和内存频率、CPU多核性能有关,尤其是灰色部分的脚本处理能力上,所以这里H 350不占优势,但是图像修饰并不差。
视频剪辑
而在视频编码部分,由于大路这边的测试前后包含了两种,一种是早期不支持独显加速的模式,所以早期测试的机型数据缺失,下面仅有今年发布的天选6 Pro的RTX5070加入对比,从前面的3DMARK基准对比来看,两者差异较大,但是视频编码方面更多CUDA的RTX5070并没有太多提升:

尤其是编码输出时间上,两者的差异仅为几秒,所以仅从视频剪辑的场景来看,天选Air 2025完全无压力,况且对手是一台游戏本。
AI文生图和大语言模型
由于这里面涵盖了众多不同的显卡,所以要综合对比已测数据的一致性对比,所以这里的数据对比较少,但是可以作为参考:

如上基于同为英伟达显卡的FP16精度的SD1.5基准对比,RTX5060是远胜于RTX4060的,但是低于RTX4070,其中5070自然是表现最好的,考虑到上一代RTX4060显卡移动级和桌面级是一致数量的CUDA,所以天选Air 2025款的显卡文生图能力也远远优于桌面级的RTX4060独显。
接下来是大语言模型对比:

上述包含四种不同规模的大语言基准对比,其中黄色的LLAMA 2为14b,所以两款英伟达显卡由于仅有8GB显存,所以跑分为0。但是抛开这个不谈,从同为英伟达显卡的对比下,不需要满血输出就能跑的对比下RTX5070肯定是遥遥领先的。但是就英伟达和AMD的8060S集显对比来看,英伟达在AI方面的效率肯定是更好的,仅灰色的LLAMA 3.1略低于8060S集显(规模等同于独显),所以大语言而言天选Air 2025随便可以跑7b、8b量化模型。
生产力总结
关于生产力方面的对比就结束了,从上述的对比来看,非满血的天选Air 2025虽然部分数据有一定的差异,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大,贴合板载高频内存的优势反而在部分场景还具备优势,所以天选Air不仅仅是够用,而且更好用,尤其是轻薄本的机身塞入了独显加持,编码输出绝对遥遥领先与核显轻薄本。

比如上面大路哥把目前自用的酷睿Ultra5 225H核显轻薄本纳入对比,可以看到输出时间差异很大,直接多了差不多三倍。不过考虑其核心数量和规模,Intel显卡在编码方面确实比较出众,也就仅仅相差了三倍而已。不过抛开这些不谈,显然天选Air 2025是在生产力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,对于日常主流的需求绝对是OK的,且远胜于轻薄本。
3DAMR对比
生产力的对比结束,我们就要进入3D环节的跑分了,跑完我们再对比游戏的实测。下面是直接的一图流对比平均帧部分的测试:

需要注意上述的对比都是基于性能模式,所以和前文的增强模式对比跑分略有出入。在压力叫大的光追测试Speed Way中,可以看到非满血的天选Air 2025是和天选5 Pro游戏本的RTX4060不相上下的,但是相比同等散热规模天选Air 2024款是有提升的,实际这个提升并不小,因为这里的最高帧仅为28.68。而另一项光追测试Port Royal上排名基本保持不变,但是这里强于天选5 Pro的RTX4060。接下来是压力相对较小的跨平台基准Solar Bay的测试,相比天选5 Pro的RTX4060要么持平,要么五五开,当然针对2024款的天选Air就一致处于压制状态了。
当然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幻X 2025款的集显虽然规模上相当于独显,但是在3D方面的表现并不处于强势地位,也就需要超大统一内存的场景上有优势。结合较为安静的性能模式输出,大家都不是满血,这种差异其实就缩小了,尤其是迭代优势搭配RTX5060的天选Air 2025再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游戏实测对比
这里需要先交代一下,因为时间的关系,部分游戏的前后测试基准并不相同,比如今年RTX50系列引入了拼好帧4倍帧生成,那么基于《赛博2077》实际就没法纳入到一起做对比,所以下面参与对比的机型并不是一致的,但是基本也可以满足大家结合数据做实际的参考。
孤岛惊魂6
孤岛惊魂6这个游戏如果是AMD的CPU或显卡会有额外的优化属性,会更高一些,但实际如何呢?如下对比:

首先是压力较小的1080p、高画质基准对比,可以看到天选Air 2025和去年发布的搭配RTX4070和HX 370的天选5 Pro相当,而这个对比中搭载i9-14900HX的RTX4060属于一朵奇葩,它居然可以比RTX5070的天选6 Pro还强,但是整体来看1080p下都可以畅玩。如果切换到压力大一点的1440p分辨率:

可以看到天选Air 2025款仅弱于同代的RTX5070满血游戏本,102帧的平均帧同样可以畅玩,即便保持原生1600p也不会低多少。所以在《孤岛惊魂6》这款3A游戏上完全不用担心H350这种四大核四小核不能玩游戏的说法,压根就不存在,而且这是轻薄本级别的高画质输出哦。
地铁:离去
对于这款末世背景的3A游戏,这款游戏优化很不错,可以说是众生平等,GPU越强就越好:

可以看到天选Air 2025十分接近天选5 Pro的RTX4060(这两独显输出功耗差异不小哦),然后这里又可以看出之前的天选5 Pro锐龙版又输在了首发的优化适配上,表现并不太好,但是整体来看,即便核天选6 Pro的RTX5070显卡对比,也就仅仅相差百分之十几,而且接近百帧绝对可以畅玩。
那么更大压力的1440p场景呢?

可以看到天选Air 2025同样的71帧,这个还是能畅玩,毕竟《地铁:离去》不是单纯的FPS游戏,但是绝对强于幻X 2025,所以我前面说了幻X 这一代的机型主要就是针对需要统一大内存需求的场景服务,玩游戏只能说目前优化肯定还不够,而选择天选Air 2025更是四平八稳的首选推荐。
荒野大镖客2
荒野也是老牌的3A游戏了,不急于帧生成、不基于超分辨率,强制高画质的对比简单直接,即便是1080p其实压力也老大了,对比如下:

可以看到实际结果并没有让我们失望,即便和游戏本的RTX5070相比也不过8帧之差,而对于2024款的天选Air可谓提升巨大,那么1440p呢?

可以看到和游戏本的RTX5070有差距,但是这种差距并不太大,且能做到70帧以上也足够畅玩,退一步讲还可以启用DLSS加持,更能畅玩。
古墓丽影之暗影
古墓就不多说了,不需要特别高的帧加持即可畅玩,1080p完全是绰绰有余,不需要多解释:

我们直接对比1440p的差异,可以看到一样达成了百帧之上的成就,而且这是关闭DLSS的对比:

黑神话:悟空
对于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来说,压力讲真实际是比较大的,激活了DLSS后(幻X基于FSR)天选Air 2025款还是仅有80帧的平均帧成绩:

粗暴的估计这和CPU方面有关,所以这里的幻X突然就崛起了,达到了百帧之上,而9955HX加持的RTX5070游戏本更是达到了120帧之上,但是黑悟空对于帧数的要求一样是不高的,退一步讲在14寸的屏幕上还可以选择中画质,帧率就上去了,压力也更小了。
赛博朋克2077
在赛博朋克2077中,RTX50系列显卡支持4倍帧生成,所以下面的对比40系列显卡是不基于4倍帧加持的,放在一起对比也可以参考四倍帧的威力:

没有光追的条件下,天选Air 2025款可以轻易的达成170帧以上的成就,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仅有8GB显存,所以不论是RTX5060还是RTX5070显卡,均不推荐启用默认的光追超级,会爆显存,那么有没有比较好的设置推荐呢?既能拼好帧又能光追加持呢?毕竟赛博朋克不开光追感觉少了点什么。
那么实际的画面效果呢?考虑到启用HDR效果的缘故(实际华硕天选Air 2025的原生屏幕不支持游戏中启用HDR,虽然亮度不低,但是达不到标准),我们直接用相机实拍画面,可以参考文末的付费内容。
CS2
最后我们以经典FPS游戏CS2宣告游戏实测的结束,从实测来看,天选Air 2025更推荐基于1440p的高画质下畅玩,平均帧远超屏幕的165Hz刷新率。

当然,如果是外接电竞屏超高刷新显示器,也可以选择基于1080p来满足300Hz显示器的需求。
Tips:需要注意,华硕的HDMI 2.1接口如果是外接显示器,默认即走独显直连,如果是基于USB4接口外接显示器会影响表现。
那么1%的Low帧表现呢?请参考文末的付费补充。
游戏实测总结
从上述的表现来看,没有天选Air 2025玩不了的3A游戏,即便是FPS游戏也不在话下,同时也能满足外接高刷新电竞显示器的需求:

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上面的ROG 绝神27 XG27UCG双模显示器,原生4K@160Hz高刷新,基于FPS游戏还可以切换为1080p的320Hz刷新加持。

最后,有便携、侧重续航、颜值、游戏多重需求的朋友直接上车吧:

日蚀灰和月光银两者官方原价均为9999元,近期Plus会员专享49.99优惠,当然如果你有渠道能弄到国补资格,这自然是更好啦。如果你非要坚持扩展第二条M.2需要满血的PCIe 4.0 x4,那么只能选择H260版本,价格少500,不过续航表现不如H350版本:

而且RTX5060的版本仅可选月光银。
今天的全部分享就到这里,下面是部分付费的补充部分,除上述《赛博2077》的实拍(实际不是,因为搞不定)和《CS2》的1% Low帧补充,还有一个游戏录播的场景介绍,因为如果我们在本地基于4K的分辨率下,实现60FPS、甚至120FPS或144FPS的录制,基于最顶的130T或140T Intel核显还是会存在瓶颈,那么瓶颈在哪里?哪些场景有瓶颈,也是付费内容的补充之一,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,可以选择付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