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,有时候我们NAS里面难免会存放一些上了年代的作品,往往可能不仅仅是720p,还是RMVB:

第一步,点击上面末尾的【TMDB链接】,tmdb是支持中文的,默认会把电影名给你校准为中文:

而且也不需要登录,然后复制作品名称,EDGE浏览器会自动弹出右键选择【复制】,接着打开豆瓣搜索:

继续复制上面的【tt打头的编号】,这个编号是imdb的,一般全球公认,所以通过这个来找是关键:
接着我们打开下面这个可能打不开,也无法输出地址的网站:

把刚才的【tt编号】粘贴到搜索框,然后搜索即可:

只要不是特别冷门,一般会出来上面的页面,点击作品封面就可以进入下载页面了:

如上我们可以进行1080p筛选,如果有4K往往还有HDR筛选,简单解读下这些作品的一些关键字:
- BluRay,即蓝光;
- x264,即H.264编码,x265即H.265编码;
- 10bit,即10bit的色彩深度,越高越好,一般也就10bit;
- ACC、5.1、7.1一般是音频编码,或者声道输出信息;
- iTA一般是指意大利版本的片源流出,目前多数是从这里流出的;
- AMZN是指亚马逊出品,或者亚马逊流出的版本;
- ATVP是指苹果出品,或者从苹果流出的版本;
- DSNP是指迪士尼出品,或者从迪士尼流出的版本;
- DV一般是指杜比视界版本,如果你的设备不支持输出的画面会泛绿泛紫哦;
- HDR或HDR10+就是对应的HDR或HDR10+版本;
- 1080p就是1080p,2160p就是4K。
一般的电影2小时,只要是不太老的电影,一般7~25GB的容量大小都是合适的,即便这个范围涵盖了1080p到2160p,往往获得的体验其实已经很好了,类似下面70GB或者说30GB以上的:

我都是直接下好了扔极空间让它基于30%质量编码输出,因为毫无意义,容量小一半多,输出质量不降。而有时候之所以下载这种30GB、50GB、70GB甚至100GB是因为没有别的可选,或者选别的下不了(迅雷),那没办法只能下这种,然后重新编码,反正我是不会保存超大的,但是实际又没卵用的。顶多保留几个经典的作为素材使用。
总之,找到合适的版本,点击蓝色的片源跳到新页面:

点击信息下面的蓝色区域的【复制】按钮,粘贴磁力链,就可以到下载工具下载了。

如上点击【确定】,下一步就是选择仅需要下载的内容:

比如一般只需要mkv格式或者mp4格式即可,注意【文件大小】,部分视频是预览部分,比较小,根据需要可下可不下,比如你通过芝杜来解码播放,那么默认的预览视频是可以直接适配的。即便你没有,实际上芝杜通常也能帮你获得预览视频更新到本地。
走上面那个可能打不开的网站收集的磁力链,基本都是mkv格式的,mkv的格式优势在于往往有音轨、字幕轨道,都是可以选择的,也就说不会是硬字幕(必然是广告)。其实多数人一开始是不介意这种硬字幕广告的,但是很无奈这种硬字幕广告的内容、范围、尺度越来越夸张,甚至到令人发指的影响观影。
有人用115,其实对于我们本地玩NAS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方面哪怕断网了,我本地的就是本地的,我的就是我的。其次就是你用115如果片源有问题,你改个字幕试试?你剪切个视频试试?还不是得爬到本地改了再上传上去?对于互联网而言,下永远是比上传快。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资源是过一天就少一点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