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Intel和英伟达“联姻”之后,Intel近期可以说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。
- Panther Lake(黑豹湖、Ultra第三代)开始量产,预计明年1月新品会逐步上市;
- XeSS 3带来拼好帧(四倍)技术,且支持Arc A系列、B系列(含Ultra 200);
- 不难猜出Intel会继续打造自己的独立显卡王国,只是推进没有那么快。
Panther Lake量产
我们简单一图就可以概括关于移动级方面的消息:

Panther Lake主要特点是基于18A(即1.8纳米制程),且良品率的问题解决了才可能量产,虽说前面多次跳票,但是最终还是开始量产了,那么英特尔的优势自然就上来了,毕竟是1.8纳米。

简单来看貌似内存的支持减小了一点,Ultra 200系列包含支持96GB和128GB,不过AI算力提升到了180 TOPS(其中iGPU独占至高120),提升了差不多80%;而在核显方面,由至高的8个核心单元提升到12个核心单元,也就说提升了50%,不过性能却超过了50%,可见Intel Arc显卡技术的潜力还是巨大的。

另外就是核心方面分别包含了8核不过核显只给了4个单元:

而16核版本可选4个和12个Xe3核心单元,12个不难猜是顶配,而4个核心单元是可选。

结合上一代E-core的提升巨大,新一代的Panther Lake更强:

所以很遗憾,这里的16个核心是指总和包含4P+4LP,以及4P+8E+4LP两种版本:

最后16核心提供4个Xe3和12个Xe3的选择:

如上可以看到其实变化很大,尤其是内存方面、带宽方面,还引入了一些新技术。当然最终的搭配还是看英特尔的最终操刀了,可以看到内存支持的频率更高了,甚至高达9600MT/s:

光这个图并不能看出是H还是HX系列,只能说有这几种区分方式,最终肯定不止3个SKU,毕竟这次的分享主要是针对移动级的,肯定也不是全部,还有桌面级的。最后就是透露了XeSS 3技术的到来,实际上在前面一个闭门的英特尔技术之旅已经宣布了此事。
XeSS 3
XeSS 3是个技术,不是硬件绑定的,所以这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,但是比较遗憾类似于i5-1340p的核心肯定是不支持的,但是你选择的上一代A系列独显,和最新的B系列独显,或者Ultra 200部分的核心显卡都是支持XeSS 3的。比如大路哥手上用的笔记本就可以支持,哈哈:

虽然大路的U5只有7个核心单元,但是比以往的核显强太多了,之前因为某个产品的的测评做了一个对比,可以根据下图做个参考。

既然讲到这里,就多说一句,因为很多人还停留在A卡集显比Intel核显强的状态,实际上早就打破了,抛开AMD的8060S不谈,AMD最强的就是890M集显,那么对比下呢?

可以看到大路哥手上这颗7个核心单元的残血Arc核显可以和它五五开,但是多1个核心的就提升很多了,更不要说未来黑豹湖最高的12个核心单元。简单来说新一代的黑豹湖不仅仅是iGPU核显,实际CPU也都可以做到50%的提升(挤牙膏的威名完全可以丢掉了),当然也包含AI算力:

那么黑豹湖凭什么能挤一大罐牙膏出来呢?看看架构对比迭代就明白了:

如上从Meteor Lake开始Intel就引入了混合架构的设计,主打三种核心,迭代如下:

可以看到不管是P-core还是E-core,甚至连LP-core低功耗核心都在迭代,而到了Panther Lake直接全部都变了,包含和上一代Ultra 200都不一样了。
那么XeSS 3是啥呢?其实和英伟达的DLSS差不多,插帧相当于多一倍的帧,而拼好帧就是三倍和四倍,意味着在1帧变两帧的基础上提升到4帧,看起来是四倍,但实际提升是300%。

该项目名为XeSS-MFG(多帧生成),结合原始帧和插帧,再利用AI感知,最终4帧输出,也就是一帧的基础上插入3帧,获得所谓4倍帧输出。但和英伟达唯一不同的是4倍帧生成仅支持50系列显卡。而英特尔这边包含了Arc A系列、Core Ultra 200(Xe2)和Arc B系列产品,甚至较旧的Xe1也会在后续中获得该支持。最后Intel也发布了推进路线,并不是说和英伟达“联姻”就不做自己的显卡了,实际英特尔只是帮英伟达生产和AI有关的CPU方面的产品,也就说多了个订单而已,并不是说更多的技术共享。

可以看到Xe3P就是下一代的Intel独显技术了,或者说还会引入到下一代的Nova Lake中使用。不过由于有了拼好帧的加持,所以也不难看出为什么Ultra 三代会把核显的核心单元最少砍到了4个:

毕竟一般的需求如解码、编码,Intel核显本身就有独立的媒体和显示引擎处理,所以仅仅4个核心单元应该不影像和以往比如当下Ultra 200H的对比;但需要更强那么可以选择更多的12个核心单元的顶配。
独显会更加强劲
结合前面Xe3的推进,不言而喻已经发布的B580显卡肯定是更强,原来部分基准测试可以说和新的RTX5060不相上下,但是之前是不支持拼好帧4倍加持的,而且这个加持有两个部分,前面忘记给大家说了,这里简单说说,其实很简单,一部分基于游戏自身支持,一部分基于驱动支持!!!驱动支持啥意思呢?就是即便你是一个老游戏,也不打算专门优化支持,它也能四倍帧生成!!!
所以简单来说20个核心单元的B580已经非常强了,更多的差异还是光栅方面的优化(目前B580的光追打不过RTX5060),可以参考下面的对比,但是有了四倍帧生成以后更多实际的游戏体验会更好:

但前面也看到了Ultra 200H中7个和8个核心单元好像差一个,但实际结果差异蛮大的,再看看图:

可以看到一个相差33%,一个相差约14%,那么在B系列独显上,20个核心单元的B580相比后期B770,我觉得可能不是翻倍的提升,而是更多的提升,尤其是Xe3加持后,光栅应该进一步提升,更不要说英特尔还会在不断的优化,那么这种差异其实就更小了。关于光栅方面Xe3的Panther Lake也有区别:

而且不仅如此,光栅方面也引入了新技术来优化:

所以独显方面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,我不信年底前都不发布B770,真的等到花儿都谢了。但是这么一看,我甚至怀疑B770压根在之前就没有生产,而是直接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再量产,所以甚至不排除新的B770不是单纯的B580核心单元堆叠提升,而是B770+的发布。